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臺北古蹟巡禮采風

          北投社大台北文史生態趴趴走課程106-2-11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距今近已百年的歷史為一座紅磚砌造外觀為每正立面8公尺長的「八卦造型」作為市場入口二樓洋式建築,是台灣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現在是全台灣所保存最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
十字架造型主體
十字架造型主體出入口
台北天后宮
台北天后宮,原名為「新興宮」,俗稱「艋舺媽祖宮」,為艋舺地區一帶居民重要的信仰之ㄧ廟址原為日本佛教 真言宗之弘法寺二次大戰結束後,新興宮信眾在西門町成都路西門市場旁找到奉祀弘法大師的臺北弘法寺作為新廟址
承舊省城大天后宮之餘緒
西元1948,將弘法寺更名為新興宮,後來又改名為臺灣省天后宮,表示本廟繼承舊時的省城大天后宮之餘緒
祭祀的天上聖母主神
左廂房祀奉弘法大師神像以示紀念
正殿圓形式藻井
拜殿特殊建築
拜殿特殊的點燭台
弘法寺時代之石佛遺跡
西本願寺廣場
 由導覽老師講述
現今之西本願寺的本堂殘跡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正式的名稱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屬於日本佛教淨土宗本願寺派,是最早進入台灣的日本佛教宗派主要的任務在撫慰出征的軍人、照護軍士傷患、為亡者舉行佛教葬禮,以及護送亡者遺骨返回日本等為當時台灣最大的日本佛寺。
西本願寺落成時的本堂(翻拍自折頁)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大部分建築於1975年焚燬2006年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輪番所、參道、本堂、御廟所等為殘蹟
民國64年改為中華理教清心堂(翻拍)
西本願寺鐘樓
鐘樓山牆的豬目懸魚與六葉
豬目是一種雕花的紋樣,由由三瓣心形組成的紋樣六葉是六瓣花朵造行的雕飾物
輪番所
它是真宗本派本願寺「輪番」的宿舍(輪番:寺廟的總負責人),屬於傳統的日式宿舍建築,建於大正13年(1924)。它的屋頂是四坡水形式(就是前後左右成四坡的屋頂),牆身為雨淋板式構造,屋頂大抵仍維持日治時期的形式,輪番所是西願寺所有的殘存遺跡中最完整的建築。
樹心會館
樹心會館為日治時期典型的和洋混搭建築,因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生前曾賜「樹心佛地」匾額而得名。整體建築配置為L型採磚結構與西式木屋架構,屋頂結構為「入母屋式」即傳統建築的「單簷歇山」式樣。
樹心會館唐破風式的入口
臺北府城北門
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或稱為北門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為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保持建城原貌之城門北門屋頂為閩南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歇山燕尾式屋頂,城座~~以石塊砌工交錯築成。
北門門額
門額:在門洞外側上方,中題「承恩門」,有「朝北承受皇恩」之意。落款年代為光緒壬午年(8年)。
門洞~~出入城門的唯一通道,中間裝有兩扇木門窗口~~主要為偵察、防禦之用,所以開的並不大對內、對外兩側各有三個口,中央為圓形;兩側為矩型
城 門的通道中間裝有兩扇木門
台北郵局(臺北北門分館)
1930年代落成的台北郵局為平面呈梯形的三層樓外牆花飾外牆除了使用洗石子之外,也符合當時現實的採用淺咖啡「防空色」的北投窯廠所產的小磁磚。
臺北撫臺街洋樓
1910年(明治43年,宣統2年)完工,1930年代後轉為酒類商佐土原吉雄的店舖。外觀上最大的特徵立面上的陡斜屋頂、屋頂突出之老虎窗型式與石造拱廊柱一樓為石造,外有精美的石拱騎樓(摘自導覽看板)
石拱騎樓
拱廊為四柱三間,拱圈是梯形唭哩岸石塊組合成。

石頭厝是誰家

台北今天很不一樣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