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望幽谷步道、大坪海岸采風

106-1北投社大台北文史生態趴趴走課程-7
望幽谷步道
望幽谷有環狀的稜線及山谷步道,漫步於山谷草地,走於臨崖的稜線,遠眺海天一色俯瞰崖下的海蝕平台豆腐岩,還有可觀的臨海奇岩峭壁。
七斗山高地步道平台,遠處為基隆嶼
望幽谷稜線步道
再回看望幽谷全景
海岸邊各種的海蝕地形
海蝕地形1-1
海蝕地形-2
海蝕地形-3
奇   岩-1
奇   岩-2
                           草坡上的野生花草
南國薊(濱蓟)
夏枯草
爵   床
桔梗蘭
(別名:山菅蘭,竹葉蘭山大箭蘭、老鼠砒、山貓兒)
用途:栽培供觀賞用葉可敷治蛇傷,根則可治腹痛等莖、葉搗汁浸米或其他食品,可用以毒殺老鼠有毒部位︰全草有毒,莖汁毒性尤強。中毒症狀︰家畜嚼食多量會中毒致死;輕者則有嚴重下瀉現象,並出現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狀。
度天宮
度天宮位於八斗子忘憂谷山腰,於民國五十年建成,主神為天上聖母


八斗子漁港
八斗子半島是基隆東側的岬角,也是一處天然港灣八斗子地名的由來眾說紛紜或說早期來此的杜氏族人用八斗米與平埔族人交換土地;或說 最早杜氏族人來此定居,共有八戶,故稱「八杜仔」,「杜」與「斗」閩南語音近, 而演變成為今日地名
大坪海岸,絕美海蝕平台海天一色的海景
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這個季節退潮時平台被蓴菜覆蓋,一片翠綠。
活動剪影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烏塗溪步道采風

106-1北投社大台北文史生態趴趴走課程-6
「烏塗」的傳說
傳說古早人翻越「木柵」之後,踩到「深坑」,於是就跌進了「鳥塗窟」;烏塗舊名「烏塗庄」早期村民以打獵為生, 獵物以鳥類居多,居民殺烤鳥隻來吃,所以這裡被稱為「鳥屠村」,因為溪谷窪地露出煤脈所造成溪水混濁後來演變成「烏塗村」。
烏塗社區
烏塗社區座落於石碇通往台九線北宜公路的中間,景色怡人
景觀橋
石碇採煤的歷史記憶
橋墩上一小段運煤台車鐵道,及一位礦工推著煤車的雕塑景觀,民國50年代,台灣曾創下年產量500萬公噸的歷史記錄,保存石碇採煤的歷史記憶。
曾是台灣第一高
溪谷聳立著高巨的橋墩,上面的高架橋樑就是北宜高速公路,台灣最高的橋樑解說牌,烏塗溪橋樑高65公尺,曾是台灣第一高
龍蟠巨石

步道旁橋墩的水泥牆上,有石碇當地藝術家楊敏郎的作品「龍蟠巨石護河川」,並題有「石碇山城聞蛟聲」、「烏塗溪畔指鯉影」等詩句。
大板根樹
一棵幹花榕板根寬約二公尺的步道途中著名的大板根樹, 板根果然巨大驚人寬約2公尺,狀似八爪魚盤在岩石上
摸乳巷地名

烏塗溪附近緊鄰山壁,其中有一小段的山路非常狹窄,經過時一不小心就會跌落溪裡,而剛好山壁這裡有兩顆突出的石塊,宛如一對石乳,農夫挑運農產品經過時,一隻手必須挑著扁擔,而另一隻手則會抓著石乳保持平衡以避免失足而跌落溪谷,這狹窄的山壁小徑,當時就被戲稱為「摸乳巷」,後來才將「摸乳巷」當成這裡的地名。
溪水雨中湍急
雨中眺望烏塗烏塗窟聚落
活動剪影



淡蘭古道石碇段吊橋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碧湖步道踏青、參訪郭子儀紀念館、陽明山東方寺


碧湖步道、郭子儀紀念堂采風

106-1北投社大台北文史生態趴趴走課程-5
葉氏祖廟,背倚鯉魚山,氣勢恢宏,為私人祠堂,所以未對外開放 每次路經此地停車,只能隔著柵欄拍攝而已目前祠堂屋頂正在整修中。
葉氏祖廟舊石燈籠
刻有「昭和十三年」(1938)及「葉氏祖廟改修記念」等字。
碧湖步道
依市府大地工程處介紹步道當時闢建時仍不免砍伐路徑上之林木,於是在步道施工時特將這些林木設計使用於現地圍籬入口處原木切片景觀造型牆面及隧道內礦坑支撐意象營造等。
新福本坑隧道
礦坑意象隧道
在省轄時期,內湖的煤礦業是全盛期,境內有兩條煤炭層,煤層上主要有蓬萊、新福、福田、聯豐、臺灣炭業等多間煤礦場,大部分農民則利用農作空檔兼差煤礦作業以增加經濟收入,為當地早期重要產業之一。步道於1k+000處規劃一處復舊礦坑意象景點,包括礦坑隧道、軌道、及裝滿煤渣的礦車等,並依地理位置題名為「新福本坑」。
隧道出口旁立有導覽牌
腳底觸感大不相同
步道設計了碎石步道、枕木步道、花崗岩塊石步道及紅磚步道等多重鋪面型式動線視野時遼闊時遮蔽,腳底觸感大不相同。
部份路段有花崗石及枕木步道供遊客選擇

步道活動剪影






步道生態剪影
通泉草
?蘭花
香楠新葉
白匏仔
藍星花
佛手瓜
柚子花
紫藤花
香椿新葉
台灣藍鵲
五色鳥
內湖郭氏古宅又稱內湖紅樓
內湖郭氏古宅,又稱內湖紅樓現時名為「郭子儀紀念堂」,亦是世界郭氏宗親總會所在地。唐朝名將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抵禦回紇、吐蕃入侵,幾度拯救瀕臨崩潰的李唐王朝,獲得「功蓋天下,再造唐室」的美譽,一生福祿壽三全。

建成年代為日本大正6年(1917年)1999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現時易名為「郭子儀紀念堂」。
山牆題有「汾陽」二字,以示承襲郭氏宗族堂號。
臺灣傳統建築一正兩廂的T字行構造,並在前方設置水池,營造出前水後山的風水格局。
平面略呈「凸」字形,正身左右各突出兩層樓房間,前後端各設通廊。為「三間式正身」(即正廳、左耳房、右耳房布局)、「一正後側兩廂」布局(正廳、左耳房、右耳房在前,後夾左右偏房)。
立面山牆對稱,除有中式傳統吉祥圖案、西方花草紋樣,並有洗石子、泥塑及進口彩色瓷磚裝飾。

左右山牆對稱,除有中式傳統火形馬背及瓦鎮

活動剪影

東方寺賞吉野櫻



紫藤人家賞紫藤




有夠水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