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新春再訪觀音山.開山凌雲寺.凌雲禪寺.林梢步道

開山凌雲寺
開山凌雲寺乃是五股鄉歷史最久之寺廟,創建於乾隆4年(西元1739年)俗稱(內岩),後因毀壞寄祀西雲寺(外岩),清末年間盜匪佔據,劉銘傳派兵焚燬,1909年,重建凌雲寺,主祀南海觀世音佛祖。
開山凌雲寺正面為七開間形式
護龍山墻分為三段火形馬背懸魚為龍頭裝飾吉祥物為通寶(錢),鳥踏下為水車堵

正殿主祀南海觀世音佛祖
正殿樑架為七架疊斗式之作法採三通五瓜式
凌雲禪寺
凌雲禪寺,則是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所建,寺正殿立面為洋樓式,是繼舊凌雲寺之後所重建的寺廟。
開山院
開山院,是凌雲禪寺第二任住持本圓大師於1925年興建,最早是為來自福建的凌雲禪寺與西雲寺開山大師、老僧們安心潛修、傳承佛法,所以才命名為開山院。
楞嚴閣
楞嚴閣建於大正十五年(1926),是凌雲禪寺為提供信徒禪修的地方,「楞嚴」兩字乃出自於佛教 經典中的《楞嚴經》(《金剛經》),這個地方則是供寺中小沙彌們安心靜修、潛習佛法。
花山法皇
佛教自東漢由印度傳入中國,再東傳至日本。相傳日本高僧花山法皇是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創立者, 起始於日本關西一帶,後漸流傳各地。其道場設置三十三座觀音,此後各地的觀音靈場,都會在設立33座觀音之處, 增設一尊華山法皇像,以表達對這位創立者的尊崇與追思。
大正十五年(1926年),日本佛教界由各地佛寺募捐數尊石雕觀音像來台,在內巖(凌雲寺)與外巖(五股西雲寺)之間的道路上設置「台北西國三十三所靈場」,即今「禮佛古道」。
開山園
是個提供遊客歇息的場所,有一個大型的三面觀世音菩薩塑像。

開山園之婆媳碑文
三面觀世音菩薩塑像
觀音山林梢步道
林梢步道的入口位於觀音山遊客中心下方的生態園區,前後分為兩段,步道終點為凌雲禪寺開山園;步道穿過林間樹梢,樹林皆在腳下,無所遮蔽,視野就整個開展起來, 遠眺林口台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