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關渡地方文史生態采風

北投社大台北文史生態趴趴走課程106-2-7
關渡地名緣起
關渡地名來源,有說是平埔族語「山猴」的意思,其地名有許多平埔族語譯,如干豆、甘答、干脰、肩脰、干荳、墘竇、關杜、關豆、關渡、官渡、江頭等。
關渡媽祖石
據民間傳說,採石工鑿石,震動關渡媽祖,致使陳家石工不敢再繼續,因此,關渡宮董事林大春出面向陳悅記管理人陳日仁購買,為免除他人不知此石所屬或有人惡意開鑿,特刻石碣於上,乃有「媽祖石」之名。
立於媽祖時上的契約
關渡媽祖石上刻「關渡媽祖宮天上聖母董事林大春向大龍峒陳悅記管理人陳日仁買此石址在和尚墓湖山頂馬路邊價值金並什費工資金一切計七十元以為永遠保存管理人林大春大正二年癸丑四月二十七日立」。
媽祖石壁腳避難
乙未年(1895)日本據台之後的正月24日原靈山天妃廟(關渡宮)被日軍燒燬二媽祖被日軍置於空地用刺刀刺及臉部僅損傷眼角接著將關渡大媽祖、二媽祖潑灑媒油焚燒之由於媽祖的靈聖僅將面容燻黑當夜由對岸蛇仔形村民趕來救駕藏於觀音山石壁腳避難
(左)關渡大媽祖(右)關渡二媽祖
消失的靈山天妃廟
林大春因接引日軍有功,將燒毀之關渡靈山天妃廟(現今關渡宮)地理上廟址為象鼻穴,將廟地占為己用,自認在此地蓋大厝自住必大富大貴,30年後因淡水線火車通車及經營淡水河航運沒落再賣給慈航寺立寺,於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政府為解決大台北洪患,拓寬關渡隘口,慈航寺搬遷至北投中和街。
 關渡宮最早的廟址
林大春大宅改立的慈航寺
關渡宮第五次重建
乙未年(1895)關渡靈山天妃廟燒毀後,向商家及信士總共募捐1276銀元,包括當時林大春捐地100銀元;將關渡靈山天妃廟搬遷到現址進行第五次重建,易名關渡祖宮,即現今的關渡宮。
飛鳳通天倒爬獅
藻井-1
                                                             藻井-2
螭虎團爐透雕窗
古佛洞
千手千眼觀音普薩
玉皇殿
今逢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
民間常以堯、舜、禹為天、地、水三官,此乃源於神仙通鑑書上所說得:「天官、堯也,地官、舜也,水官、禹也。」並謂因堯定天時,以齊七政,故為天官;舜畫十二州,以安百姓,故為地官;禹治洪水,以奠區民,故為水官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鳥瞰關渡隘口

三潮覽勝(關渡分潮)
關渡討海人扒蛤蜊的器具
河口生態
彈塗魚
夜鷺亞成鳥
大白鷺等
蒼鷺避寒
埃圾聖環
網文招潮蟹
                         活動剪影
磅空頂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