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104-2台北文史生態趴趴走采風-12

 
 
新北市金山區八煙聚落
八煙舊稱「三重橋」民國四十年(1951),政府拓寬陽金公路當時公路局在三重橋設立巴士站牌時,看見此地硫礦礦區有白煙冉冉上升,霧氣繚繞,因此站牌命名為「八煙站」,從此八煙成了新地名。



 

八煙聚落結構鬆散的火成岩,成為當地居民石砌水圳以及石牆屋的主要材料,石頭屋是在地先民用智慧,利用在的火成岩建造,僅需人力便可疊砌完成。


 


造訪八煙出張所、洗衣池、砌石三合院、砌石水圳、秘密基地水中央、三層圳
洗滌池是在地人利用山泉水洗菜及衣物的地方
 

蔡家三合院祖厝八煙聚落以蔡姓為大姓,清朝嘉慶五年(1800),福建漳州的蔡姓人士來到此地拓墾,形成最早的聚落。

以架高的小圳橋越過下方的水圳,因此被稱為「浮圳」

三層圳之下二層圳

通往水中央水圳

在水中央景觀


 
八煙溫泉源頭、水生植物和土馬騌,綠絨絨如地毯般,使得八煙聚落的梯田景觀、豐富的人文與生態特色,成為當地獨特的資產。
八煙野溪溫泉的露頭

 

 
土馬騌,綠絨絨如地毯般


 

梯田景觀
 
冬季生態特色,成為當地獨特的資產
 
 

 

伏石蕨       
葉疏生,可分成孢子葉與營養葉,營養葉形狀圓形,肉質。較接近圓形的葉子只能行光合作用,稱為『營養葉』細長形的葉子不僅可以行光合作用,更能生長孢子囊群,稱為『孢子葉』孢子囊群沿葉緣連續密生成狹帶狀,棕褐色靠孢子繁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