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踏查魚路古道采風

北投社大台北文史生態趴趴走課程106-2-1
魚路古道
魚路意謂著這條步道過去是魚貨運送的山路;在清光緒29年時,金山區﹙舊稱為金包里﹚的漁民多由這條山路,將漁獲送到台北販賣;現在的魚路古道,沿途設有自導式解說牌,資料完整而詳盡,行走其間領略這條古道的歷史風華。(圖片翻拍自解說看板)
百二崁石階
河南勇路,是清朝派駐在大油坑硫礦區的守硫營兵所修建的 ,為一條筆直的石階路

遠眺群山-1
遠眺群山-2
遠眺群山-3
大油坑與守磺營地
台灣早期最重要的天然硫磺礦區─大油坑。據說1970年代大油坑天然硫磺產量驚人,每月最多可達50噸以上

(圖片翻拍自解說看板)
 (圖片翻拍自解說看板)
(圖片翻拍自解說看板)
大石公
劃分金包里與草山兩地居民維護道路界線的界石

古道土地公廟
有古道必有土地公廟,造訪魚路古道,可以拉近時空的差距,想像一下古人為討生活奔走之艱辛。
憨丙厝地
這裡是清朝早期的店仔,也就是古道旁的雜貨店,當時販賣草鞋、飯粥、糕餅、簡易器具等以服務過往旅客;現在則由管理處在原有的地基上做了兩個休憩亭和一個解說亭。
溪澗小瀑
內心如果是快樂的,則所見的 一切,隨處是那麼美麗!
山豬豐厝地
據解說牌述,此地名為「山豬豐厝地」,並不是厝地周邊有很多山豬,是因厝地主人是善於獵捕山豬的阿豐仔,人稱「山豬豐」。 (圖片翻拍自解說看板)
石板橋採用現地安山岩切成石條鋪設
工人的爐灶
早年此地曾探採白土礦,而這灶是採白土礦的工人當時工作的煮飯的灶。
番坑瀑布及木橋
番坑溪的溪水充沛,從山谷之間一層一層傾瀉而下,在木橋上欣賞水瀑由上而下,變化多端,氣象萬千

許顏橋
據載,金包里大路的「許顏橋」是由石門茶商許清顏於1896(明治29)出資修築,其橋身安山岩石塊即就地取材,是一座為運輸茶葉所興築的橋樑,為了提升運茶效率,並且避免過溪時溪水濺濕茶葉影響品質,但許顏橋完工之後,也便利人們在金包里大路的往來通行,並且得以永留芳名。
 (圖片翻拍自解說看板)
上磺溪豋山口
走訪古道的意義
走訪古道,可以重溫在地歷史人文,回到現場就是最好的環境教育,走訪古道的意義也在這裡。
活動剪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