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從關渡遠眺觀音吐霧

從關渡遠眺觀音吐霧

文章日期:2009-02-23 12:52
                                                   坌嶺吐霧
蠻煙如霧復如雲,縷縷連江障夕曛。猶喜長風能破浪,千山猴嘯雨中聞。」關渡門苦雨所指,平埔族人地名稱Kanton閩南語是山猴仔的意思西班牙人稱 Casido淡水港的意思,平埔族的譯音有干豆、干答、肩豆、干荳、關杜、墘竇、關豆、官渡;裨海紀遊稱為【甘答門】,台灣府誌乾隆時期有【關渡】兩字的記載,日治時代的火車站稱【江頭站】,現在的地名稱關渡,閩南語唸作【干豆】。
清代 陳維英 先生題詩云:「坌嶺微茫八里間,連朝吐霧罩鴉鬟;此中定有深藏貌,未許分明見一斑。」說的便是「坌嶺吐霧」的奇景;觀音山的閩南語唸謠:觀音山,石頭盤,一窟水,三尾鰻,掠會著,火君 勿会 爛。
觀音山海拔616公尺,全山大部分火成岩所構成。從關渡平原遠眺有如觀音朝天的的臥姿,並且可觀賞到坌嶺吐霧與觀音夕照勝景;從淡水遠望如觀音菩薩跌坐,而十八座小山峰,神似十八羅漢正朝著祂朝望;登至山頂西望淡水河口與台灣海峽,東望大屯山群峰,南望關渡平原,淡水河環繞,風景極佳,為台灣百大名山之一。
       清朝乾隆時期八里坌山的特殊景致,就被文人所注意,尤其當海霧或雲氣籠罩時,因由大陸過海西來的鋒面被山峰所阻隔,水氣環繞於山腰處盤旋流轉變化多端,有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神似。而至乾隆29年間「坌嶺吐霧」已成為官方認為最美的風景區,並為淡水廳誌北淡內八景之一。






坌嶺吐霧    林逢原
迭巘迥環障海門,迷蒙霧氣幻朝昏,岩腰初出披飛絮,洞口旋開挂曉暾。
同作雨雲歸楚澤,忽聞雞犬隔桃源,樓臺蜃市如相近,縹緲神山合斷魂。
 連結網頁
關渡分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